矶崎新:在“間MA”之前,我问我自己“矶崎新是谁?”
矶崎新 - "間MA"
2019年3月5日,矶崎新获得普利兹克奖,成为自1979年第一届普利兹克奖以来第46位获奖者也是第8位日本筑师。
2019年7月1日-2日,矶崎新在【矶崎新六十年研究回顾讲座】的第三部分——"間MA",同济开启。除了为期三年的讲座之外,同济大学与矶崎新先生共同策划的矶崎新90周岁大型建筑生涯学术回顾展也在合作筹备中, 展览将于两年后在上海的多个美术馆同时举行。
本文为Duni小兽根据讲座内容整理编辑。如有出入,欢迎指正交流。
今天的讲座主题是"間MA"这一建筑哲学概念。
矶崎新认为“未建成”正是建筑本身,唯有“反建筑史”才是真正的“建筑史”。这一概念矶崎新在他的“六十年研究回顾系列讲座”第二部分中已经为大家解答——
矶崎新提出,城市只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市民相互间的协约以及为了实用而构筑的实像——“城市即是废墟”。“未建成”只存在于媒介中,并不存在于物理实体。未建成的建筑基于很多原因,有些由于过于追求纯粹的理念而不宜建造,有些是建筑内含矛盾空间而不可能实现,有些是竞赛落选作品,而有些是设想对于当时的技术过于超前,而有些是只能止步于无限生成变化的电脑图像建筑作品。如果抛开未建成,就谈不了20世纪建筑史。而矶崎新先生几十年间未建成的建筑则构筑了他的反建筑史。
而“建成”与“未建成”,这一物理实体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未”——即是现实与虚幻之间“间=间隙”的存在。这里既无时间,也无空间,只有间隙。
我的名字矶崎新,在中文里的发音是jiqixin——在日文里写为Sin,日文读音也恰好是xin,而至于他在国际通用的名字Arata lsozak,在中文里可以说并不存在了 。而Arata在日文中又有“新生事物”的语义。这种语境差异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矶崎新先生出生在二战时期的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当时的矶崎新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当时战后日本的整体局面处于一个各种东西方文化交织杂糅的状态。他看到很多广告告示是中文书写的,但周围更多的人在使用英语交流,多重文化的交织构成了他成长的环境同时也对他日后对于建筑与城市的认知与思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广岛不复存在了!广岛已经被判为一块死地。”核战争被认为是同时可以消灭物理实体和观念的实力的东西,但是“它又像不死鸟一样复活了!”。因为虚体城市的毁灭并非是物理性的被摧毁,除非是文明被灭绝。
他的家乡大丰县与遭受核爆炸的广岛长崎只有一江之隔。在他出生时以及和他同期的那一代建筑师的幼年时代所看到城市就是战后废墟的景象。 他们对城市最初的认知就是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废墟,城市是zero。日后成长起来的,二战后年轻一代的日本建筑师们认为,现代建筑过于片面,排除一切,程式简单,框限太多。他们似乎不满足于早期现代主义关于建筑应该完全持守功能主义的说教,建筑形式与建筑内容之间的关系被颠倒了过来,形式主义建筑开始复兴,以矶崎新为代表的手法主义美学复活。
#
“间”在日文里发音MA,而置换到英文里则难以找到一个精准的词汇来表达。
关于“间”的内涵,矶崎新认为“空间基本上就是空白,也可以想像这空洞之中常常存在某种物体。在某些瞬间充满了气——灵魂,对这种瞬间的感知就是艺术的行为。空间由于发生在其间的事件而被感知,也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介入了时间概念的空间。这种存在于艺术表现和生活感觉中的日本独特的空间认知方式,产生了与西方根本不同的表现形式。”
这种概念的复杂性一直包含存在于古今与现当代的哲学与文化中。
关于“间”的概念我将在接下来周三的讲座中为大家解答,今天与大家讨论在“间”这一概念形成之前,我的建筑的概念是什么?
01
“什么是建筑?建筑的概念是什么?”
似乎与建筑这一词汇在东西方不同语境中的语义。Architecture一词源于西方的拉丁语后传入日本,在东方文化里我们“制造”了“建筑”这两个字,在差不多50多年前“建筑”在亚洲文化圈开始发源。而Architecture一词演变到“建筑”这一有固定理解的词汇大概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当时的人对它的理解,它的含义被逐渐确定固化下来。
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等大师除了在美术界有着广为人知的成就,在建筑等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正是这些艺术与哲学大师的思想与实践最终促生了“建筑”这一词汇含义的固化。
黑格尔在《美学》中对美学范畴内的艺术门类进行了罗列,建筑被排在了第一位,之后才是美术、雕塑、文学等,在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认为建筑在艺术学里是一个基础的居于首要的统领地位的学科。
在18、19世纪,黑格尔之后很多哲学家都在讨论建筑,当时的建筑思想与建筑论还是以维特鲁威这一较传统的源流为主。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奥托·瓦格纳的《近代建筑》中,基本的分离派的思想开始显现。
而在这50年后,因受纳粹迫害逃离到美国,先后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苏黎世大学的弗莱德·吉迪恩掀起了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浪潮,弗莱德·吉迪恩在《空间·时间·建筑》中对近现代建筑大师的理论论述对现代建筑学理论影响深远,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界的里程碑。
矶崎新先生一直在寻找在这之后,近年内诞生的里程碑式建筑理论理念,直到他看到金正日这本《建筑与艺术》出现。这本书更多的是在政治层面对建筑的解读,思考更多的问题是:站在政治统治的层面,怎样的建筑才能为大众所接受,这是一个新的角度。
在改革开放后的二三十年间,中国在建筑、电影和其它艺术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这一发展进程在日本可能历时了四五十年,而在中国却被缩短为二三十年间的发展巨变。
02
“什么是建筑师?怎样才是一个建筑师”
从以上的各种建筑理论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建筑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那在建筑师含义的理解上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图左1是建筑师赖特工作室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建筑师的最初的形态——一个小型建筑事务所。这是一种最初的个人的偏向Artist的从事建筑的形式。
再往下发展,图左2我们可以看到小型办公室的出现,而相对应的建筑师的工作范围也有了新材料新技术开发、大工厂建造生产等更为广泛的范畴。
图左3是美国本·拉登事件时国家领导人在白宫国家地下情报室中看直播的景象 ,大家想必对这一事件还记忆犹新。在那天的报纸上,媒体使用了 Architect一词, 建筑师开始更多的被放在了一个偏向战略性的角色地位上。
以上这些建筑师的属性如果放在矶崎新先生身上当然都能够适用,然而从事了一辈子的建筑学,作为矶崎新本身的建筑学是怎样的呢?独特的特质是什么?
这里就又提到了日本古代建筑理论源头的——“营造法式”。
矶崎新先生在思考建筑是什么时想到了时间、空间与建筑这三个方面。在康德的批评哲学中,唯有时间、空间与建筑这三个元素没有被批判,大家似乎都默认这些元素的存在并且认为这是建筑学成立的基本,无须批判。但是矶崎新先生反而提出了时间、空间与建筑为什么不需要批判这一新的思考。
应该如何来看待空间?
在西方“time”与“space”的概念是一种无可置疑的原理,“空”字加上“间”(日语MA)成为“空间”,“时”字加上“间”成为“时间”。
矶崎新在这里提到了对空间的感知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在对相同空间的感知也会存在偏差。而提到时间的概念,如果是一段时间长度那就必然会有一段时间开始与结束。但是我的想法是时间的开端与结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的过程。关于这一理论在他的论文 process planing theory 做了更为详尽的阐述。
大家都知道,在建筑行业开始一个项目之前,无论是参与投标还是邀标大家都会有一个任务书为依据,这个建筑的规模大小、建造的时间范围,所有的设计都是由这个任务书展开的。但矶崎新先生经常会想,任务书本身是否是合理的?
一个建筑在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它都有可能被加建被改造,这个process始终是处于变化中的,与其设立规范我们似乎更应该关注这个变化的过程。
当初process planing theory 这一理论提出时并没有受到当时建筑界的认可,但戏剧性的是依托这一理论建成的建筑作品却在建成后获奖。于是这篇论文在发表的第50年后开始了被接受和追捧。
不同的光影在建筑中对空间感受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采光与空间的利用。
日本传统建筑中的光影使用。
#
001.
空 ——
下面我们要介绍一些由作本邦治和摄影家多木浩二拍摄的矶崎新建筑摄影作品。借由摄影师的视角来解读矶崎新建筑中的“空”。
区别于现今的数码摄影,在60年代传统胶片摄影中照片的呈现更多的由快门的控制、曝光时长的处理、显影温度的调整等这些变量因素共同的相互作用决定。摄影作品蕴含着摄影师强烈的主观性,摄影更像是一场摄影师的情绪表达。摄影师主观的对建筑的解读和灵感捕捉更多的被呈现在拍摄画面上。
在这些作品的的选景与构图上,不仅仅是建筑本身,一些建筑周边的环境也被写入镜头。对于建筑同一个的拍摄也因为摄影师不同的解读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起单纯的画面拍摄这种摄影更像是一种对建筑从不同层面的综合展现与解读。
左边作本邦治的作品更趋向于正统的建筑摄影,而图右《Provoke》的创办者摄影家多木浩二的拍摄,则更具艺术角度的个人情绪表达。在多木浩二的摄影论中,他不像以往的摄影论那样在与现实的关系中来把握摄影,而是将摄影定位为支撑并产生现实本身——只要对摄影进行阐释,就无法否定摄影具有某种力量。
002.
时 ——
以下这些作品区别于上一组的时间维度相同,左右两图分别是同一个建筑在不同时间的状态。
这些照片的拍摄都具有一定的时间的跨度。与建成当时对比,这些建筑都经历了一些自身损害和经由改造的对比。
003.
色——
为什么要建这个塔?我们希望更多人经由这个塔一点点的爬到塔上去,这一流动的过程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平面图,在今天计算机绘图的时代做出这样扭转45度角的立面与平面关系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在当时完全靠手绘的条件下转译的过程还是比较艰苦的。在当时这一手法是比较超前的,而这其中的理念在今天也依然被沿用着。
如何将一个建筑的空间做出虚幻感?
在此同时如何将建筑立体的空间感落实到一张二维的图纸上。矶崎新先生利用了东方元素中屏风与卷轴的概念,使纸张在打开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长卷,通过折页的翻动营造一种“人在建筑中”的通感。
大家可以看到左边是建筑摄影师的画面清晰地表现出了建筑的基本元素与构建,而右图则跳过了建筑这一层面,完全从艺术表达的角度来表现建筑。
在这组照片里,大家最直观的看到的是黑白与彩色的对比,但实际上矶崎新先生想通过这种“色”的差别来表达一种色所对应的对真实性的反映。
004.
虚——
利用水的倒影与玻璃的反射的虚实对比手法来表现建筑。
左边表现更多的是建筑形体,右图在建筑的角度没有表现出什么内容,但右图单纯的作为一张摄影作品却是非常出色的。这种摄影师对建筑关注点与摄影表现的差异性可能来源于时代的不同,摄影师对艺术的主观理解不同,甚至是摄影手法的不同。
矶崎新先生想通过这些图片的差异来引导大家理解不同个体在不同层面对于建筑的理解与定义具有差异性。在建筑界以外,我们似乎可以有更宽泛的角度来考量建筑,建筑的价值并不止步于建筑功能与建筑界。
作为建筑师在设计与评价建筑时是否应该思考差异性这一问题? 社会的浪潮永远夹杂着现实与幻想,我们应该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思考在建筑学以外如何来分析建筑、如何来评价建筑、如何来表现建筑的时代 ——而当今正是这个时代。
▽
扫码观看讲座回顾视频
图片来源 | 小兽现场拍摄
图文整理 | 小兽编辑室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Duni设计学院所有,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擅自转载侵权必究
END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Duni设计独角兽”官方微博为大家分享↓↓↓